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关于我们 > 资讯中心

LKT(LCS)版权保护芯片方案简介

发布时间:2024-11-29

一、对比认证方案

1、方案简介

       方案使用对称算法,出厂阶段MCU端和加密芯片端分别预置一条相同的密钥。运行阶段MCU端和加密芯片端同一组随机数加密后产生两组密文,最后在MCU端进行比对,只有结果一致后,认证才能通过。



2安全性

       安全性偏低。通过对MCU的剖片分析,破解者可以拿到程序,反汇编之后可以绕过MCU中的认证对比部分代码,将程序重新下载到MCU中即完成破解。此方案不论加密芯片自身的安全等级多高,整个系统的弱点在于MCU端,而该方案并不能提升MCU的安全等级,所以防盗版效果偏低。


二、参数保护方案

1、方案简介

       开发阶段将MCU的一些参数和数据转移到加密芯片中存储。出厂阶段将参数和数据写入到加密芯片中。应用阶段当MCU需要使用这些参数时,需要通过与加密芯片交互,读回参数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可以是明文、固定密文或变化的密文。



2安全性

       如果MCU与加密芯片通信线路上传递的是明文或者固定密文,则没有安全性。因为如果是固定密文被截获后,就能轻松模拟出与加密芯片同样的通信时序欺骗MCU。只有传递随机变化的密文参数,才能起到防御线路重放攻击,保护参数安全的效果。


三、算法移植方案

1、方案简介

       在开发阶段把MCU端一部分程序转移到加密芯片中编程实现。应用阶段当MCU端程序运行到这部分程序时,需要发送指令给加密芯片,后者运行程序后,将运行结果返回给MCU端使用。



2安全性

       这一方案相较前两种安全等级高很多。因为真正解决了MCU没有安全性的短板。整个系统的弱点是MCU端,里面的程序和数据都有可能被暴露分析,本方案巧妙的一点是虽然没办法直接对MCU进行安全加固,但是引导破解人员去攻击安全等级非常高的加密芯片。


四、混合加密方案

1、方案简介

       将对比认证、数据存储、算法移植方案结合起来使用,就形成了混合加密方案。


2安全性

       此方案结合了各单一方案的优点,因此安全性最高,破解难度大。




上一篇:LKT加密芯片在气象设备上的应用 下一篇:FLASH 数据丢失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